台灣原味 輔導部落小農轉型

台灣原味 輔導部落小農轉型
linedot.gif
【聯合報╱記者陳怡臻/台北報導】 2014.05.05 04:40 am
8653975-3414892.jpg?sn=13992360001961
「台灣原味」辦公室內堆滿已分類的蔬果農產品。
記者侯永全/攝影fb_share.png

長期輔導部落小農轉型為有機農業的「台灣原味」,是個輔導團隊,也是個農產品牌,要用創新的方式找出市場差異性,進而讓產品發揮「對」的價值,讓參與生產鏈的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 台灣原味從輔導的角度、進駐偏鄉部落,協助並監督物產是否符合友善土地、無毒無害等,同時在加工階段和專業工廠配合,製作出符合台灣原味期待的優質產品;並針對不同物產的性質,開發符合特性的產品,才有機會在市場中發揮價值,進而獲利。 台灣原味創辦人吳美貌說,公司每一位員工都必須十項全能,舉凡開車送貨、勘察農場、會計核銷、商品包裝等;期待未來隨著組織壯大,不同專業的分野,可以越來越明確。 台灣原味原僅有四名人力,去年申請政府補助,緩解了公司的人事支出;過去礙於人力成本,產品開發種類不夠多元,現藉由公部門的補助增加人力,將可使產品面更豐富多樣。 吳美貌擁有生物研究的背景,長期投入農藥及化肥相關研究;直至某次得知自己罹患癌症,才真正思考如何利用研究專業,來改善台灣農作物的耕植環境。 吳美貌實地走訪各部落考察,發現許多雖名為「有機」的農產地,因誤信肥料廠的推銷,長期使用對環境、對作物有害的肥料;這顯示小農的有機耕植知識,非常需要輔導與協助。 發現問題後,吳美貌便「一頭栽入」輔導有機作物栽種、認證及銷售工作;從民國91年至今,許多偏鄉部落如崙山部落、新興部落及比亞外部落等,皆已建立完整的輔導與認證系統。 吳美貌為了保留部落傳統耕種模式,支持並協助原民小農持續耕作糯小米,向農民提出:「種多少算多少,我想辦法來賣。」 吳美貌回憶,第二年開始,隨著不斷輔導有機耕作,產量穩定,也因台灣原味積極詢洽通路,甚至吸引許多台東、花蓮的農民也開始種植;就這樣,原本產量少、不被市場接受的糯小米,逐漸累積出自己的消費客群。 她說,社會企業的社會意義就是用對的方式創新產品,找出市場的差異性,進而讓參與生產鏈的所有人都能安居樂業。 輔導小農轉型為有機農的過程,最大困難就是「觀念」的改變。 台灣原味產品開發經裡顧瑋說,原住民長期被社會認為是弱勢,有太多社會資源挹注,容易使部落小農感覺自己「應該」輔助,但社會企業的本質是:透過商業模式獲取利潤,進而解決更多社會問題。她指出,部落應轉換受助的概念,學習獨立、自給自足,才能擺脫被救濟的命運。

8653975-3415430.gif?sn=13992360001961
圖/聯合報提供
fb_share.png

「台灣原味」辦公室內堆滿已分類的蔬果農產品。 / 記者侯永全/攝影圖/聯合報提供 /

【2014/05/05 聯合報】@ http://udn.com/

相關新聞: 請選擇—<產業綜合>相關新聞

全文網址: 台灣原味 輔導部落小農轉型 | 產業綜合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9/8653975.shtml#104#ixzz30rrK6ruw
Power By udn.com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