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服務辦公室下周掛牌

醫管服務辦公室下周掛牌 2013-09-2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行政院政委張善政昨(25)日表示,醫療管理服務產業化將是第二階段生技起飛方案的新主軸,醫管服務專案辦公室訂下周四(10月3日)揭牌,未來將建立醫管台灣品牌行銷國際,帶動相關產業產值每年60~100億元,政院力拚生技成為新兆元產業。  另懸宕多時的中研院生醫園區,今年9月核定土地徵收事宜,最快年底開始工程計畫,該園區將成我國未來新藥研發最重要的育成場域。  江揆昨天主持政務會談,聽取「台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推動簡報,張善政指出,第一階段「生技鑽石行動方案」,將整體生技製藥產業規模從規劃前的1,300億元,倍增至2,600餘億元。  第二階段102年起至104年,將以「創造成功案例」為主要目標,透過創新藥品、醫療器材的研發產業化、醫療管理服務產業化三大主軸,創新產品並找出成功案例,江揆要求三年內創造5至10項生技的創新產品或服務模式成功案例。  醫療管理服務是生技起飛方案的創新模式,政府將透過專業醫療管理團隊整合醫資、醫材、醫療後勤等形成協力團隊,以整案輸出的概念,進軍國際市場,其中以大陸、緬甸、越南等東南亞為主。  預計103~104年為醫管服務國際拓展期,預估每年可創造57億元產值。醫療管理服務將以「品牌台灣」為目標,以醫管帶動相關產業,包括醫院管理經營模式、醫療資訊、醫療器材及藥品等整套輸出,每年創造60~100億元產值。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0926000031&cid=1206

醫管服務辦公室下周掛牌 Read More »

我見我思-創業咖啡館

我見我思-創業咖啡館 麻省理工學院(MIT)附近的劍橋創新中心(CIC),有一個知名的創業咖啡館,每周四下午3時起,匯集全世界最優秀創業人才,包括剛畢業的年輕人、企業家和投資人,彼此激盪,許多新點子與新創事業陸續產生了。 劍橋創新中心成立於1999年,原本打算做創業育成中心,不巧,次年遇上網路泡沫破裂,於是改變經營模式,以提供創業者彈性專屬辦公室,定期舉辦各種創業活動為主,多年前Google就曾在此租用辦公室。該中心創辦人、MIT校友羅威指出,「如果你正在嘗試前所未有的創新,誰能教你呢?最好的方式是向其他創業者學習。」 多數育成中心以培育軟體公司為主,位處波士頓市中心區的BOLT創新中心以協助硬體產品開發為主,一樓是寬敞的共同工作空間,地下室有數十部大型機具,以及3D印表機,成為有意從事硬體創新者的新天地。 BOLT的3位創辦人有豐富創業投資經驗,成立之初即引進352萬美元基金。7月底,從八百多件申請案中評選出7件,分別提供5萬美元創業金,以及6個月免費培訓,從草創到資金募集,該中心提供一切必要的資源。日後這些新公司成立後,BOLT依約可擁有一成股份。 美國矽谷與波士頓許多鄰近大學的創業育成中心與加速器,造就了兩地的創業熱潮,成為創新最佳動能。反觀台灣,各大學雖設有育成中心,但申設規定繁瑣,位置偏遠,成效有限。至於民間的育成中心,以成立3年多的之初創投(AppWorks)較具規模,迄今已輔導逾120個團隊。 台灣能否發展出類似矽谷與波士頓的創新中心?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溫肇東指出,這類創新中心成功的因素在於質,有專人定期安排創業講座與活動,建立創業者與投資者的交流平台,同時有一流企業導師為年輕創業者引路,為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政府如何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環境呢?Innosight合夥人包蘭(Kevin Bolen)認為,從文化面來看,應鼓勵年輕人解決問題時,從不同角度思考;在金融面,可以成立基金,鼓勵創業者以新的創意、新科技來競逐;此外,提供租稅誘因,對創新創業者是較實質的幫助。 國內高學歷高失業率問題越來越嚴重,想自行創業的年輕人卻又面臨金融、法律等相關資源難以取得的困境。或許,台灣需要更多有心人開辦創業咖啡館,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協助年輕人開創自己的未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3092600516.html zp8497586rq zp8497586rq

我見我思-創業咖啡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