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自由開放 急待創新中小企業輔導體系
因應自由開放 急待創新中小企業輔導體系 戴肇洋 近期受到產業各界所矚目的「六港一空」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雖尚未正式上路,但卻已在中小企業間掀起許多不安波瀾。為何曾經是促進經濟成長的動力,甚至成為後進國家學習典範,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台灣中小企業,在因應經濟自由化與市場開放的同時,顯得不復往日雄風,其現象的確值得加以重視。 不可否認,這群過去以擔任加工、代工為主,而且對於增加就業機會與協助社會安定有貢獻的中小企業,近年在面對內外環境急遽變化衝擊,尤其新興國家經濟蓬勃發展迎頭趕上下,早已無法利用往日所憑藉的比較利益維持競爭優勢,已達到迫切需要升級轉型之地步。 事實而言,政府相關單位為能落實照顧及扶植中小企業生存發展,長期以來每年編列許多經費,利用「外部成長」模式,透過中小企業各項輔導體系協助先天條件較不足的中小企業升級轉型,一直不遺餘力。但是,在許多場合中卻又發現,部分中小企業對政府的用心,似乎未能有感。 探究其原因,此乃中小企業產業屬性鬆散,規模差異頗大,現行輔導體系在執行上,例如輔導分工過細,橫向協調整合不足;輔導由上而下,地方政府參與有限等,已無法因應近年環境急遽變化之下日益多元複雜的挑戰。換句話說,在面對自由開放趨勢下創新中小企業輔導體系,促進其發揮功能,至為重要。至於其在創新策略上應該可以從以下的方向切入: 其一,「生得多」係指如何提升中小企業創業活力。雖新創企業是誘發新興產業萌芽發展,以及創造就業機會的泉源,但依據經濟部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統計顯示,金融風暴之後中小企業創業活動有鈍化之趨勢,此乃近年台灣經濟陷入「苦悶」原因之一。因此,除精進創業育成加速機制外,如何連結天使網絡與區域產業資源,構築完善創業支援環境,形塑創業型社會,提供有創意的年輕族群投入新興產業或回鄉創業,推動創業家風氣持續成長,可以說是創新中小企業輔導最優先的策略。 其二,「育得壯」則是如何扶植中小企業成長茁壯。在推動創業活力的同時,透過外部各項資源,包括:信保融資、市場推廣、異業交流、諮詢顧問等多元經營管理輔導措施,配合資訊科技與知識管理,協助新創中小企業利用既有條件、特性構築競爭力與提升知名度,同時以不斷創新的精神參與市場,進而拓展更多合作機會,是不可忽略的一環。 其三,「長得快」在於如何促進中小企業擴大版圖。迎接新經濟時代、新產業環境來臨之下,輔導中小企業利用本身優勢,除建立與大型企業之間專業分工的合作模式外,同時因應社會多元需求,隨時在生產、銷售、流通、消費等方面上提供更多樣的服務。亦即未來在輔導中小企業經營上,仍應秉著其經營特性,持續扮演創造新興事業角色,以利不斷延伸市場領域。 其四,「活得久」乃為如何協助中小企業永續發展。由於中小企業生存與否,是協助台灣社會經濟發展無法取代的地位。是故,面對激烈競爭環境之下,未來協助中小企業生存,除了透過拔尖規劃,挖掘具有潛力的中堅企業進行菁英式輔導,形塑為創新產業的亮點之外;同時採取關懷作法,針對就業引擎之小、微型企業給予普及式輔導,構築為社會安定之支柱。 整體而言,由於中小企業在未來台灣社會經濟發展上是無法取代之地位,所以政府輔導中小企業策略思維必須與時俱進,以如何促進中小企業能夠「生得多、育得壯、長得快、活得久」為前提,將之前「傳統僵化、個別分散與各自為政」的輔導作法,調整為「群聚整合」之輔導模式,同時配合其機動、靈活、彈性及韌性的經營特性,再度讓台灣中小企業展現「小而美」與「小而強」之價值,刻不容緩。 Source: http://m.md.ctee.com.tw/blogcontent.aspx?id=4383&pa=PXZAkDkttfjRKEhR341SUpN30cYkFPBvDbohypHgm3h3VZqzw3Hw7w==&utm_campaign=mdedm&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noon
因應自由開放 急待創新中小企業輔導體系 Read More »